青海省预防医学会关于印发2019年工作总结暨2020年工作计划的通知
青预会〔2020〕1号
省预防医学会各专业委员会:
现将《青海省预防医学会2019年工作总结暨2020年工作计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进一步总结成绩,改进不足,尽早谋划今年各项工作,更好地发挥学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青海省预防医学会
2020年3月25日
省预防医学会2019年工作总结
2019年,省预防医学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在中华预防医学会、省科协、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和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的领导下,坚持正确的办会宗旨和办会方向,强化公共卫生服务意识,以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改善健康服务为重点,不断拓展业务服务项目,学会工作稳步发展,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坚持民主办会,加强组织建设。
学会按照章程,坚持民主办会,始终把学会组织建设作为工作的切入点,积极推进优化组织结构。为适应学科发展的要求,培养学科带头人和业务骨干,卫生科技队伍整体素质和服务能力得到较大提高。省预防医学会加强与医疗机构合作,共同推进医防协作,学会批准成立了呼吸病、糖尿病和乳腺病预防与控制3个专业委员会。糖尿病预防控制专业委员会荣获2019-2020年度青海高原青年文明号创建单位称号,并申报全国巾帼文明岗。健康教育专委会在第十六届中国人口文化奖民间艺术宣传品评奖中,《2018-2020健康素养知识历书》荣获宣传品类优秀奖。
二、加强学科建设,强化人才培养,组织开展各类学术交流。
学会注重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拓宽人才培养渠道,不断提高人才队伍水平。鼓励、支持专业人员岗位学习和参加继续教育,定期举办学术讲座,积极组织各种业务培训活动,不断提升专业人员技术能力和水平。
启动了我省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慢病专业委员会,科学测算全省居民期望寿命,完成《青海省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白皮书)》,为政府制定卫生健康决策提供准确依据,成为西部首家发布省份,填补了我省空白。麻风病专业委员会,向马海德基金会推荐一名专家评选2020年度马海德奖,2名委员获中国麻风病控制中心全国麻风病防治管理信息系统“先进个人”称号。省预防医学会组织地方病等相关专业委员会参加了新疆、甘肃、青海三省联合在新疆若羌县开展的鼠疫防控演练;举办年度全省鼠疫防控技能竞赛。检验检测专业委员会加强对基层实验室现场帮扶和技术指导,全面提升全省疾控机构实验室检测能力。地方病专业委员会成功获批国家卫健委鼠疫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委省共建)项目。呼吸病预防控制专业委员会获批全国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规范化建设项目三级医院达标单位,为青海省首家获得PCCM科认证单位,同时肺功能室获批国家级呼吸(肺功能)单修基地。糖尿病专委会成立了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全院血糖管理中心,为省内首家成立的院级血糖管理中心。
职业病专业委员会多次参加中华预防医学会职业女性健康学组举办的学术交流,举办了《青海省职业卫生与放射卫生业务骨干培训班》、《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暨职业健康管理培训班》等培训班,并协助中华预防医学会举办《全国职业卫生现场调查与采样技术培训班》。麻风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对全省各级疾控机构麻风病防治人员开展一期《全省麻风病防治培训班》,邀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风病中心专家张连华教授授课。防痨专业委员会,4月举办了《青海省结核病预防治疗研讨会培训班》,来自全省各级疾控中心和各级结核病定点医院结核病防治工作人员共86人参加了此次培训,邀请国家疾控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陈明亭副主任,患者关怀部周林主任,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刘二勇、孟庆琳,解放军309医院林明贵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谢汝明教授授课。7月,国家疾控中心结核病控制中心陈明亭副主任、周林科主任、刘二勇、孟庆琳专家赴我省玉树地区开展“菌阴肺结核诊断现状调查工作”,并开展现场培训指导。11月,邀请国家疾控中心结核病防治中心副主任陈明亭、患者关怀部主任周林、孟庆琳一行三人参加针对玉树地区的《高级结核病诊断、治疗培训班》。性病艾滋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协助省卫生健康委召开《全省市(州)级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定点医院工作启动会》,会上邀请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吴亚松副主任医师授课。检验检测专业委员会,邀请美国疾控中心Jeanette教授来省疾控中心进行《麻疹和风疹爆发个案研究及指导讲座》。地方病专业委员会举办《全国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培训班暨全国布鲁氏菌病快速现场检测技术培训班》、鼠疫防控等各类培训班。乳腺病预防控制专业委员会先后举办《2019高原地区乳腺癌筛查策略及质量控制研讨会》、《2019青海•西部乳腺疾病高峰论坛》、《2019青海•西部乳腺疾病预防与控制研讨会》。呼吸疾病预防控制专业委员会举办国家继续教育项目及大型学术讲座1次,举办省级培训班、慢性疾病基层巡讲活动及间质性肺疾病MDT活动4次。2019年各专业委员会共举办各类培训班70余期,共培训各级各类人员3000余人。
三、加强科技引领,提升学科水平。
学会在开展各项业务工作的同时,注重科研能力建设。组织会员积极开展科研课题和三新技术申报,学会科研能力稳步提升。省预防医学会各专业委员会共参与各类科研课题40项;承担实施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其中青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申报的《青海省独有的海拔、生产生活方式等因素对人群感染性腹泻发生及其病原谱构成特征的影响》首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完成成果鉴定 12项,获批省卫生健康委三新项目30项;承担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项、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40项;学会成员发表论文 76篇,其中SCI 2篇。
四、发挥专业委员会业务职能,助推全省公共卫生工作。
(一)职业病专业委员会完成中国疾控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牵头援助支持青海省开展职业病防治监测项目工作,完成健康监护49254人,职业病诊断128例,对我省20余家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单位进行督导,提升了我省职业病防治技术能力和水平。
(二)防痨专业委员会,完成全省登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6172例,其中病原学阳性患者1933例;涂阳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率达98%;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成功治疗率90%。顺利申报中国防痨协会2019年公益基金结核病贫困救助“双千行动”项目,利用公益基金资助我省30名贫困肺结核患者共30000元。
(三)性病艾滋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先后组织79人次赴8个市州、45县(市、区)对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开展现场指导,全省共监测检测各类人群血样74.6万余份,新发现报告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462例。召开全省市(州)级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定点医院工作启动会。
(四)检验检测专业委员会先后派45人次分别对各市州疾控中心实验室进行现场技术帮扶,对新建疾控实验大楼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和扩建项目技术指导。完成各类样品检测任务29146份。指导并现场评估2家艾滋病筛查实验室、1家确证实验室。
(五)慢病专业委员会,积极参与我省慢性病综合防控项目工作,积极推动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指导我省重大公共卫生专项慢性病防治项目,积极推动医防协作深入开展,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开展。
(六)免疫规划专业委员会于4月25日在乐都区车路村开展预防接种日宣传活动。7月28日在共和县恰不恰镇联合开展了第9个“世界肝炎日”宣传活动。
(七)呼吸病预防控制专业委员会以呼吸门诊综合诊疗室为支持,加入红围巾关爱活动,为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建立了慢性病专病档案,成立了慢阻肺及哮喘两个慢病病友管理微信公众服务平台。
(八)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积极开展医疗服务下乡义诊宣传活动,帮助互助县中医院成立了基层MMC中心。
(九)地方病专业委员会研发鼠疫宿主无人机遥感图像智能识别软件,初步建成鼠疫宿主旱獭特征样本库。完成第25个“防治碘缺乏病日”主题宣传活动。
五、发挥健康教育促进作用,为健康青海建设添砖加瓦。
省预防医学会组织专业委员会赴贵德县青海省藏语系佛学院和湟源县,开展“世界卫生日”大型健康教育、宣传和义诊活动。职业病专业委员会开展了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10000余份,现场咨询800余人,横幅20条,深入企业30余家。防痨专委会开展“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进校园活动。性病艾滋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利用传统媒体和 “高原红丝带”微信公众号、“高原红丝带”抖音等新媒体传播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不断提高宣传教育的覆盖率和有效性。制定《2020年青海省12所高校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方案》,开展“青春无悔携手防艾”活动。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以花儿为媒,传播健康知识,组织开展民和县“花儿唱健康”宣传活动,网络直播观看人数45.7万人次。深入海南州贵德县等5个市(州)、10个县开展健康教育万里行活动;发布微博1122条、微信平台133条,健康青海12320官网126条。短信平台发布信息15条,接收信息68万余人/次;12320卫生热线咨询648 件次。慢病专业委员会,发挥委员会人才和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世界高血压日”、 “全民营养周”等卫生节日主动或协助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知识宣传活动,各项宣传活动共发放宣传材料105450余份,直接受众达51200余人次。其他各专业委员会也发挥专业委员会技术优势,积极开展了各种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
省预防医学会2020年工作计划
2020年省预防医学会将继续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依照学会章程,坚持民主办会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学会的组织建设和科学管理,团结依靠广大会员和专家,围绕建设“健康青海”工作目标任务,着力建立更加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与保障,充分发挥学会作用,努力为我省预防医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做出新贡献。2020年工作计划如下:
一、加强学会党组织建设,落实党建强会工作。
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国科协关于继续实施好“党建强会计划”的要求,建立学会党组织。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以“深入基层、服务群众”为主要任务,充分调动学会党组织和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着力在扩大全行业学会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提升学会党员干部能力素质、增强“党建强会”特色活动实效等方面下功夫,以加强党的建设带动学会创新发展,不断增强学会履职能力和会员服务能力。
二、加强学会能力建设,切实为会员提供技术保障和服务。
组织召开省预防医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六届理事会。进一步深化完善我省预防医学会组织网络建设,加强与其他学会的合作与交流,共同联动,促进学会工作再上新台阶。围绕事业单位下一步机构改革,做好省预防医学会日常工作及学会承担政府职能转换等相关工作。
三、发挥学会专业优势,助力健康青海建设。
充分发挥专业委员会作用,加强学术引领,通过不定期召开座谈会、组织调研等形式,组织专家开展咨询和论证工作,以循证医学为基础,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决策提供技术支撑。力争使每个专业委员会创建各自品牌。
四、强化学术引领,做好学术交流合作。
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内容丰富、主题突出的学术活动,推广新成果、新技术、新项目;组织专家参与各级学术交流活动,邀请国内专家作学术报告,加强前沿学科学术交流。加强学会自身建设,积极选派专业人员参加省外学会交流活动,鼓励青年人积极参加省外学术活动,邀请国内知名专家赴我省进行学术讲座和学术指导。
五、积极开展科研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
主动承担国家级课题子项目的科研型任务,积极申请省部级、委级科研课题,立足实际,找准学科发展突破口。积极申报省卫生健康委科研课题及“三新”项目。加强与省内外科技单位的合作与交流,不断提高学会专业人员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加强与青海大学医学院的沟通协调,推进公共卫生硕士培养基地建设等相关工作。积极做好人才举荐和培养工作,按国家要求做好我省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争取省财政、省卫生健康委政策和经费支持,适时启动我省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
六、加强健康宣教和健康促进工作。
继续围绕主要卫生节日开展疾病防控知识和健康教育宣传工作。通过微信网络等新媒体,积极开展多种形式、切实有效的疾病防控宣传教育工作。协调各方面力量,动员广大会员,深入群众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经常性的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开办培训班,播放录像等形式,向群众广泛宣传健康素养知识。以健康教育万里行活动为依托,切实提升全省各级人群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抄送:省科学技术协会,省民间组织管理局,省医学会联办。
青海省预防医学会 2020年3月25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