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健康生活>详细内容

2008艾滋病相关知识

来源: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科 发布时间:2008-11-25 09:12:55 浏览次数: 【字体:

什么是艾滋病(AIDS)?

艾滋病的医学名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缩写AIDS, 是一种病死率很高的严重传染病。"艾滋"是它的英文缩写"AIDS"的音译。它是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所引起的、具有一系列复杂症状的综合症。

什么是艾滋病病毒(HIV)?

艾滋病病毒的医学名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HIV),它侵入人体后破环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体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有哪些不同之处?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指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但是还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没有被确诊为艾滋病的人。
  艾滋病病人指的是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并且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临床症状,被确诊为艾滋病的人。
  二者之间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携带艾滋病病毒,都具有传染性。
  不同之处在于艾滋病病人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临床症状,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还没有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外表看起来跟健康人一样。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展到艾滋病病人可能需要数年到10年甚至更长时间。

艾滋病病毒的特性是什么?

艾滋病病毒的特性主要有两个:
  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艾滋病病毒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只可生存数小时至数天,高温、干燥或者通常用的化学清洁剂或消毒剂(如碘酒、酒精或医院中经常使用的一些消毒药品)都可以杀死这种病毒,甚至用自来水冲刷,水中的余氯就会使它失去活性。另外,艾滋病病毒不能在昆虫(如:蚊子、跳蚤等)体内存活。
  具有迅速变异能力。艾滋病病毒的"外貌"经常发生改变,有许多的亚型。例如,最早引起艾滋病流行的I型病毒(现在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现有11个亚型,而且这些亚型还在不断变化着。

为什么说艾滋病是能够预防的?

首先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非常明确,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其次,艾滋病病毒在体外环境下很脆弱,很容易被杀死,因此艾滋病病毒不通过空气、食物、水等一般性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另外,艾滋病病毒不能在蚊虫体内生存,不能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主要与人类的社会行为有关,完全可以通过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而被阻断,是能够预防的。

作为个人,如何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

艾滋病虽然是一种极其危险的传染病,但对个人来讲是可以预防。

1)不发生婚前性行为;
   
2)不以任何方式吸毒;
   
3)不轻易接受输血和血制品。(如必须使用,要求医院提供经艾滋病病毒检测合格的血液和血制品);
   
4)不与他人共用针头、针管、纱布、药棉等用具。
   
5)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或其他场所打针、拔牙、穿耳朵眼、纹身、纹眉、针灸或手术;
   
6)避免在日常救护时沾上受伤者的血液。
   
7)不与他人共用有可能刺破皮肤的用具,如牙刷、刮脸刀和电动剃须刀;

有能预防艾滋病感染的疫苗吗?

目前,研制疫苗的工作正在进行中,但研制出安全有效的疫苗还需要一些时间。因为艾滋病病毒不同于一般的逆转录病毒,具有极强的迅速变异能力,这一特性不仅使人类免疫系统难以抵御其侵害,而且也给特效药和疫苗的研制造成极大困难。

目前有可以彻底治愈艾滋病的药物吗?

目前还没有可以彻底治愈艾滋病的药物。虽然有几种药物和治疗方案,如"鸡尾酒"疗法,能够治疗与艾滋病有关的感染,抑制感染者体内艾滋病病毒的增殖,但这些药物不能消除感染者体内的病毒,不能治愈艾滋病,只能推迟症状出现的时间和延长患者的生命。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高危行为有哪些?

这里的高危行为是指容易引起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行为。
  通过性途径的高危行为有:无保护性交、多个性伙伴等。
  通过血液途径的高危行为有: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注射器或共用其他可刺破皮肤的器械;使用未经检测的血液或血制品。另外,其他可以引起血液传播的途径,如:理发、美容、纹身、扎耳朵眼、修脚等用的刀具不消毒;与其他人共用刮脸刀、电动剃须刀、牙刷;体育运动外伤和打架斗殴引起的流血;救护伤病员时,救护者破损的皮肤接触伤员的血液。
  通过母婴途径的高危行为有:艾滋病病毒阳性的女性怀孕并生育,艾滋病病毒阳性的母亲哺乳,都可能引起孩子的艾滋病病毒感染。

不会感染艾滋病的途径有哪些?

下列日常生活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
  (1)食物、饮水、空气;
  (2)公共场所的一般日常生活接触,如同在在一个教室上课、各种公共交通工具的座位、扶手,办公室的办公用品,工厂车间的工具,以及影剧院、商场、游泳池等场所的接触;
  (3)礼节性亲吻;
  (4)礼节性拥抱;
  (5)双方手部皮肤完好时的握手;
  (6)公用马桶、浴缸;
  (7)蚊虫叮咬;
  (8)纸币、硬币、票证。

夫妻生活中使用避孕套既能避孕又能避免感染艾滋病吗?

避孕套是一种由高强度、高弹性的乳胶薄膜做成的套子,起一种物理隔离的作用。在夫妻生活中正确使用避孕套,可以避免精液进入子宫,从而避免怀孕,达到避孕的目的。同时,由于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男性的精液、女性的阴道分泌液中,避孕套的物理隔离作用,就像一堵墙一样,阻断了艾滋病病毒从男性的精液或女性的阴道分泌液进入到对方的体内,从而避免了艾滋病病毒通过性途径在性伴之间的传播,达到避免感染艾滋病的目的。需要强调的是,必须正确使用避孕套才能达到上述目的。

为什么不能歧视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

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的参与和合作是艾滋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的歧视不仅不利于预防和控制艾滋病,还会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疾病的受害者,应该得到人道主义的同情和帮助。家庭和社区要为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营造一个友善、理解、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鼓励他们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改变高危行为、配合治疗,有利于提高病人及感染者的生命质量、延长生命,也有利于艾滋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和维护社会安定。
  对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常见的歧视行为有:随意泄露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的姓名、地址、工作单位及生活史;将病人和感染者的病情、个人生活状态作为谈话资料,渲染或猜测,严重伤害患者及其家属的身心健康;以不正当理由拒绝为病人家属提供社会服务,如购物、孩子上学入托、就医等等;蓄意对病人及其家属使用侮辱性语言和行为,包括故意破坏他们的财产和生活用具等;以不正当理由强迫患者家属搬迁或无理限制其行动自由。

为什么艾滋病感染者及艾滋病人需要关爱?

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身心都由于疾病遭受着巨大的痛苦和折磨。目前,艾滋病尚不能为每一个人所认识,人们对艾滋病的恐惧、歧视给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带来的是悲观、绝望和无奈;迄今为止的治疗尚不能根除感染者体内的病毒,存在尚需克服的困难,而关怀是一副良药,关爱能鼓励不幸者面对疾病,面对现在和未来,鼓起生活的勇气,以及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预防控制艾滋病更需要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参与,关爱、理解、沟通可以使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医护人员合作,积极接受治疗。

中国的第一例艾滋病患者是那一年发现的?

19856月,北京协和医院首先报告中国境内第一例艾滋病病人,此人为美籍阿根廷人,来中国旅游。发病5天后死亡。

一旦感染艾滋病,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哪些危害?

艾滋病是一个健康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可能成为艾滋病流行的直接或间接受害者。艾滋病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不可忽视的危害。
1
、艾滋病对个人的危害
  生理上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发展成艾滋病人,健康状况就会迅速恶化,患者身体上要承受巨大的痛苦,最后被夺去生命。
   
心理、社会上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心理上会产生巨大的压力。  

另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容易受到社会的歧视,很难得到亲友的关心和照顾。
2、艾滋病对家庭的危害
  社会上对艾滋病人及感染者的种种歧视态度会殃及其家庭,他们的家庭成员和他们一样,也要背负其沉重的心理负担。由此容易产生家庭不和,甚至导致家庭破裂。
  因为多数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处于养家糊口的年龄,往往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当他们本身不能再工作,又需要支付高额的医药费时,其家庭经济状况就会很快恶化。有艾滋病病人的家庭,其结局一般都是留下孤儿无人抚养,或留下父母无人养老送终。
3、艾滋病对社会的危害
  艾滋病主要侵害那些年富力强的20-45岁的成年人,而这些成年人是社会的生产者、家庭的抚养者、国家的保卫者。艾滋病削弱了社会生产力,减缓了经济增长,人均出生期望寿命降低,民族素质下降,国力减弱。社会的歧视和不公正待遇将许多艾滋病人及感染者推向社会,造成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使犯罪率升高,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遭到破坏。
4、艾滋病对儿童的影响
  艾滋病使千千万万的儿童沦为孤儿,使千万无辜儿童被迫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还要经常忍受人们的歧视、失学、营养不良以及过重的劳动负担。
   
艾滋病是我们人类共同的敌人,要消灭艾滋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培养预防艾滋病的社会责任感,需要从""做起。

感染艾滋病毒的三大途径: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途径主要有三条:血液途径传播,性途径传播,母婴途径传播。

为什么说性病会增加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和机会?

性传播疾病易造成生殖器或生殖道的皮肤或粘膜的炎症、破损、溃疡,在性交过程中易造成进一步的破损和出血,从而使艾滋病病毒经性传播更加容易。一方面,可以使性病患者更容易感染艾滋病病毒,另一方面,也使性病患者更容易将体内艾滋病病毒传给性伴。另外,孕妇的生殖道粘膜破损和出血,会造成艾滋病病毒在产程中的母婴传播。所以说,性病会增加艾滋病病毒传播的危险和机会。

一旦感染艾滋病病毒,终生具有传染性吗?

就艾滋病来说,从感染到发病死亡前都属于传染期。一旦感染艾滋病病毒将终生具有传染性。因为目前尚未发现任何一种药物可以清除人体内的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有哪些临床表现?(简述)

由于艾滋病病毒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在正常人身上不会致病的细菌、病毒等在人体免疫力低下的情况下会乘虚而入,造成感染,因此,艾滋病病人很容易发生各种感染,而且症状没有特异性,表现为复杂多样的综合症。常见症状有:长期低热,短期内体重减轻十分之一以上、消瘦、乏力、冒汗、慢性腹泻、慢性咳嗽、全身淋巴结肿大、头晕、头痛、智力减退、反应迟钝等。
  艾滋病病人常见的肿瘤主要以卡波西氏肉瘤最多见,表现为皮肤出现深蓝色或紫色的斑丘疹或结节。除了卡波西氏肉瘤以外,其他的如淋巴瘤、肝癌、肾癌等也不少见。

如何确认一个人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特异性外表及症状,不能根据外表判断一个人是否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必须经过确认实验室的实验室诊断。当确认实验室血液检测证明艾滋病病毒抗体呈阳性HIV+),才可以确认一个人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病毒感染后,有哪几个发展时期? 各有多长时间?

一个艾滋病患者从感染到死亡,一般可有3个发展时期。
1)急性感染期
  一般在感染后2-6周出现,症状似感冒,能很快自愈。这个时期可以检测到艾滋病病毒抗原,但是检测不出艾滋病病毒抗体。
2) 无症状感染期(潜伏期)
  自从感染上艾滋病病毒到发展成艾滋病病人,这一段时间成为潜伏期。潜伏期长短个体差异很大,短至不到一年,长至可达15年以上,平均5-7年。
3)艾滋病发病期
  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体内免疫系统遭到严重破坏、不能维持最低的抗病能力时,便出现很难治愈的多种症状,成为艾滋病人。成为艾滋病人后,一般会在半年至两年内死亡。

什么叫做"窗口期"?有多长?(简述)

从受到艾滋病病毒感染, 到体内产生出艾滋病病毒抗体,这一段时间称为窗口期。在窗口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血液检测查不到艾滋病病毒抗体,结果呈阴性。窗口期的长短个体有差异, 一般6周到6个月,平均为3个月。

为什么要在青少年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

目前,艾滋病传播与流行的条件依然存在,甚至有所加剧。青少年学生性观念已经发生较明显的变化;吸毒人群增加,且静脉吸毒的比例逐渐增高;预防艾滋病知识普遍缺乏,等等。如果没有强有力的预防艾滋病教育作保障,很容易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侵袭,甚至成为艾滋病的受害者。因此在青少年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艾滋病虽然可怕,但其传播方式明确。人们只要洁身自好、纠正不良行为,完全可以预防。而良好的卫生观念和行为必须从青少年时期培养。青少年具有可塑性,通过适宜的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观念、形成良好的行为。
  我国经过多年努力,已建成基本覆盖全国的学校保健网。实践表明,通过学校保健网进行健康教育,是增强大、中、小学生健康观念,培养健康习惯和建立健康行为的最有效手段。学校有固定的场所、设施、师资及良好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在学生中具有权威性,学生信任老师,容易产生好的效果。因此在青少年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又是可行的。

吸毒与艾滋病的关系:

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温床。这是因为:1)吸毒者常常共用针管、针头,引起艾滋病毒的经血液传播。吸毒者毒瘾上来,常几个人甚至十几个人凑在一起共用一副注射器,别说消毒,连起码的清洗都来不及。如果其中有一个人是艾滋病毒感染者,注射器就会被污染,艾滋病毒就会在其他吸毒者中传播。2)吸毒者的性行为往往是很混乱的,性乱交引起艾滋病毒的经性途径传播;3)吸毒者的体质下降,身体免疫力差,也为艾滋病毒的感染和发病创造了条件。

世界艾滋病日的历史:

 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年的12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1996年以后更名为"世界艾滋病宣传运动"。每年121日前后,全世界各地围绕艾滋病的预防与控制和统一的宣传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红丝带的含义:

红丝带的由来:20世纪80年代末,人们视艾滋病为一种可怕的疾病。美国的一些艺术家们就用红丝带来默默悼念身边死于艾滋病的同伴们。在一次世界艾滋病大会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齐声呼吁人们的理解。此时,一条长长的红丝带被抛在会场的上空……支持者将红丝带剪成小段,并用别针将折叠好的红丝带标志别在胸前。
  红丝带标志:象征着我们对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的关心与支持;象征着我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和平的渴望;象征着我们要用""来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工作。

艾滋病的预防方法

    负责任的行为是最佳的预防方法!虽然目前艾滋病仍是不治之症,不过,只人针对艾滋病的四种传播途径,要预防它,其实亦极简单。

    .谨慎性行为

    任何兴受感染人士发生的性行为都有可能传播HIV。不过,如果你和你的配偶一生都只有对方一个性伴侣,那么双方自然不会经由性接触而染上艾滋病。为使你的家庭免受艾滋病威胁,你应注意下列几点:

    1不要性滥交:性伴侣越多,越容易感染HIV

    2若不能确定性伴侣是否已感染病毒,每次发生性行为时都要使用胶质的安全套,更应注意安全套的质量和正确用法,藉以减低传染的机会。

    3避免酗酒或滥用药物:酒精和药物,会使你失去理智和判断力,以致影响你的性行为。

    .避免共用针筒

    1远离毒品。

    2切勿共用针筒注射毒品。

    3就是未能戒除毒瘾而要共用针筒,亦必须先以漂白水和清水进行消毒。

    .减少血液接触

    不少疾病,如艾滋病、乙型肝炎等都会透过血液传染,因此,但凡处理伤口,你都要:

    1避免皮肤、眼睛或口腔接触到别人的血液。

    2先戴上用完即弃的胶手套,才替别人护理伤口。

    .防止母婴感染

做母亲的,只有确保自己没有染上HIV,才能令婴儿免受感染。假如夫妇未能确定彼此是否带有病毒,在决定怀孕前应先进HIV抗体测试。

预防艾滋 日常生活注意什么

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可预防。
  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等体液中,所以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绝大多数感染者要经过五到十年时间才发展成病人,一般在发病后的2-3年内死亡。
  与艾滋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如握手、拥抱、共同进餐、共用工具、办公用具等)不会感染艾滋病,艾滋病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局、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室等公共设施传播,也不会经咳嗽、大喷嚏、蚊虫叮咬等途径传播。
  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正确使用避孕套不仅能避孕,还能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
  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可减少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正规医院能提供正规、保密的检查、诊断、治疗和咨询服务,必要时可借助当地性病、艾滋病热线进行咨询。
  共用注射器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避免不必要的输血、注射、使用没有严格消毒器具的不安全拔牙和美容等,使用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关心、帮助和不歧视艾滋病并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他们是疾病的受害者,应该得到人道主义的同情和帮助。家庭和社会要为他们营造一个友善、理解、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鼓励他们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改变危险行为,配合治疗,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延长生命,也有利于艾滋病的预防和维护社会安定。
  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

HIV药物治疗的有关知识:
何时开始实施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目前没有绝对正确的意见。由于长期用药后,药物的毒副作用和服药所带来的不便,影响生活质量。
  抗HIV药物的种类:
  (1)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①齐多夫定zidovudineAZTZDV);②地丹诺辛didanosine(ddlVidex);③扎西他滨Zalcitabine(ddc);④司他夫定Stavudine(d4T);⑤拉米夫定Lamivudine(3TC);⑥阿巴卡韦abacavir(1592U89Ziagen)
  (2)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①奈韦拉平nevirapine;②地拉韦啶delavird;③依非韦伦efavirene
  (3)蛋白酶抑制剂:①沙奎那韦saguinavir;②茚地那韦indinavir;③利托那韦ritonavir;④奈非那韦nelfinavirr;⑤安普那韦amprenavir
  抗病毒治疗的时机:
  何时开始实施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目前没有绝对正确的意见。早期治疗的益处和危险性分述如下:
  (1)潜在的益处
  ①及早控制病毒复制和变异,明显降低体内病毒载量。
  ②防止免疫损伤的进展;有利于维持或重建正常的免疫功能。
  ③推迟AIDS的发展,从而延长寿命。
  ④减少由于复制过程中病毒选择生长而产生耐药突变株的危险。
  (2)潜在的危险性
  ①由于长期用药后,药物的毒副作用和服药所带来的不便,影响生活质量。
  ②早期发生耐药现象,并导致将来用药受限。
  ③尚不清楚长期用药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④因药价昂贵长期用药不胜负荷。

艾滋病感染者的家庭护理
    根据调查显示,大多数病人只要条件允许,一般愿在家里护理而不愿意去医院,这不仅是经济原因,患者愿意寻求家庭和朋友温心照顾,认为这样有安全感,不大情愿接受陌生人的照顾,这是正常人心理的表现。家庭护理的作用有助于解除病痛,同时还往往得到心理安慰。
  对待艾滋病患者要充分考虑他们的强烈的情感要求,同样对待HIV感染者也有正确情感对待的问题,特别是目前尚没有理想办法中止HIV感染者的病情发展,也就是HIV感染者总有一天会发展成Aids患者,这是一个十分痛苦的心理过程,它无疑对医院的护理工作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
  近年来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人数在增加,使以家庭为基础的护理工作显得更为重要。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属面对这种难以治疗的疾病常会感到十分困惑,同时又对这种疾病缺少确切的了解,就更容易受这种复杂情感的困惑,进而使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处于绝望的状况,并时常对其家人报以怨恨甚至拒绝治疗,当然又因为患者对此病的发生毫无思想准备,故时常也会发生自责和内疚。
  艾滋病不仅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同时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经济问题。面对这么多病人,医院越来越重的负担是显而易见的。这样,通过家庭护理来分担医院压力,来护理照顾部分病人成为重要的选择。因此需要通过宣传教育,消除不必要的担心与误解,培训家庭护理人员,使之掌握正确的知识。通过家庭护理可以使艾滋病患者从家庭中获得尽可能满意的护理照顾,其中包括一些简单的护理方式,如帮助患者清洗鹅口疮,劝患者尽可能多吃些营养较高的食品以及教给家庭如何用香蕉叶保持患者睡床的干燥,以及服用一些中草药等对患者有用的知识。总之,家庭护理不仅对解除艾滋病患者病痛有帮助,同时也能充分考虑到患者的情感需求,并能给予心理支持,这样使患者在生命的末期,得到较好的照顾,这对患者和家属都是有益的。

艾滋病通过血液传播的预防

1)绝对不可尝试吸毒,已有毒瘾的人必须立即戒毒,因为静脉注射毒品最容易引起艾滋病病毒传染,而吸毒者很容易接受经静脉注射毒品的吸毒方式。
  (2)在必须接受输血时,事前一定要了解血液来源是否安全。当患者本人不能这样做时,家属一定要重视了解情况。
  (3)不自行从国外带回血液制品,不注射可用可不用的血液制品。
  (4)参加无偿献血,不卖血,更不可到非法的地下采血点去卖血。
  (5)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接受计划免疫注射时,是否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不论是托儿所、幼儿园、小学都应重视。要告知已懂事的儿童,拒绝接受数人合用注射器或针头的预防注射。
  (6)在去医院或诊所接受拔牙或其他口腔治疗、注射、针刺治疗等时,必须了解这一医疗机构是否认真执行消毒措施。对于消毒不严的治疗或检查(如内窥镜)应拒绝接受。
  (7)能服药治疗的就不打针,不论是皮下、肌肉或静脉注射都应尽可能避免。
  (8)不到消毒不严格的理发馆、美容院去理发或美容。理发、美容的刀具、针具如不消毒或不严密消毒,也有可能在刮脸、穿耳、纹眉时传播艾滋病病毒。
  (9)浴池的修脚刀必须彻底消毒,否则也可能引起艾滋病病毒感染。浴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均适宜于染有血液的修脚刀上的艾滋病病毒的生存。
  (10)电动剃须刀、刮脸刀不要互相借用,因为刮脸、剃须时经常会使面颊皮肤发生轻微擦伤。人们往往不能觉察这种细小的损伤,但是你在刮完脸后尝试用肥皂水涂抹脸部,便会感到不同程度的皮肤刺痛,这表示已有表皮损伤。
  (11)牙刷必须每人自备自用。刷牙时出血的现象是经常发生的,有牙龈炎时出血更多,所以不能共用。
  (12)不要纹身。纹身针刺破皮肤有可能造成艾滋病病毒感染。
  (13)救护流血伤员时,要设法不让血液直接沾染自己的皮肤,尤其是在自己身上发生皮肤破伤时更应重视。可以用衣服、塑料单来隔开伤员。
  (14)医生、护士、化验员在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人服务时,要严防手术刀、注射用针头损伤自己的皮肤。
  (15)在可能因剧烈冲撞而引起皮肤损伤流血的体育运动中,应该了解对方是否已感染艾滋病病毒。
  (16)不要打架斗殴。打架斗殴双方难免流血,完全有可能造成艾滋病病毒感染。

酒后口交易感染艾滋病: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一项研究显示,酒精会使口腔细胞在口交时更容易感染HIV。这是首次从酒精影响细胞的角度对HIV感染的研究。
    口交是怎么回事:“口交”是人类性活动的方式之一,总体上讲是指口腔与外生殖器、肛门及外阴区域的接触,严格来说,阴茎进入口腔和舌体进入阴道才是真正的口交。
    对于口交,从医学的角度来探讨其合理性或科学性,不同的学者还有不同的看法。口交与艾滋病之前曾有研究发现,酒后性交不用安全套的机会比较大,从而增加感染HIV的危险;而上述研究是以酒精对口腔黏膜细胞的作用为焦点,发现酒后口交能使口腔黏膜细胞感染HIV的危险增加三至六倍。
  研究人员采集未感染HIV者的口腔黏膜细胞,让这些细胞接触与不同类型啤酒度数一样的酒精,然后与植入绿色萤光蛋白的HIV接触,以便观察病毒能否感染口腔黏膜细胞。实验结果显示,与浓度为4%的酒精接触十分钟之后,口腔黏膜细胞感染HIV的几率提高三至六倍。HIV专门攻击CD4+的白血球,而口腔黏膜细胞通常聚集较多白血球。
    悄悄告诉女人:我不能接受口交,但是应该怎样委婉的拒绝呢……不能接受口交该怎样拒绝?
  HIV会“挟持”这种白血球,将自身基因注入白血球的DNA,让后者制造更多病毒粒子,进而感染更多细胞。CD4+白血球的宿主细胞最终被毒物杀死,但科学家目前仍不知其机理。人体免疫力随CD4+白血球减少而下降,到一定程度就可以确诊为艾滋病患者。
  关键在于:口交是否卫生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从医学角度看,只要夫妻双方没有生殖器的疾病,在性生活之前清洗干净,自然不存在不卫生的问题……“口技”销魂勿忘健康!


什么是鸡尾酒疗法?

通常指采用不同几种抗艾滋病病毒药物联合用药,一般包括核苷类、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加上蛋白酶抑制剂,如佳息患等。此疗法多可非常有效地抑制艾滋病病毒的繁殖,故又被称为“高效联合疗法”(HAART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艾滋病的治疗费用是不是很高?应该怎样判断药物的疗效?

应该说费用是比较高的,治疗艾滋病的抗病毒治疗,使用进口药物的费用为20003000/月,使用国产药物联合用药(3种)约500/月。
    药物治疗效果的判断方法是:由血浆中的HIVRNA的水平决定,用药8周内RNA应下降1LOG以上,46个月内病毒降至血浆中检测不到的水平。46个月内治疗失败可能与依从性差、选择药物不恰当、耐药、其他不明因素有关。依从性较好的病人若发生耐药则需换药,换药必须依据以往完整的用药史及耐药试验结果。治疗失败后若想换药取得满意效果较为困难,这是由于可更换的有效药物组合方案有限,并且还要考虑依从性、毒性、耐药等。

中医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的瑰宝,它在艾滋病治疗中能起到什么作用?

目前我国尚未研究出抑制病毒复制的中药制剂,但是中药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减轻抗病毒药物的毒副作用,同时可使服药者的CD4细胞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这一结果可靠性仍处于临床验证中。

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饮食应注意哪些问题?

1)食物要多样化、适量,尽可能在每餐食物中作到营养均衡,要注意服药期间对营养的特殊需求。
    2)根据食物类型、特点以及HIV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烹调方法。首先,水果和蔬菜只能轻微烧制,烹调时间过长会破坏维生素,还可把煮过的水当成汤或调味剂使用。其次,有恶心、呕吐或腹泻的病人,饭做成软的或糊状会有助于饮食。
    3)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抽烟、不喝酒、不吃辛辣及刺激性食品。
    4)对吃饭有困难或保持体重和体力有困难的人建议:少吃多餐,饭里可以加一些植物油或花生酱,建议不吃生菜(不易消化而且可能被污染),服用一些维生素,大量喝水并注意不要脱水。

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能否参加工作和劳动?
 HIV感染者在感染初期可以参加正常、力所能及的工作或劳动,这样不但可以使HIV感染者的生活更加充实,也可以通过在工作或劳动中与同事交流,放松情绪。应注意的是,工作量必须适度、避免过度劳累。

怎样避免经性途径感染艾滋病病毒?

1.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2.进行安全的性行为,每次发生性行为时都正确使用安全套。   
  3.及时、规范地治疗性病可大大降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可能。

艾滋病的中医药治疗的原则
    艾滋病菌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从病毒感染到艾滋病的晚期可分为急性感染期,潜伏期,艾滋病相关综合征(ABC),完全型艾滋病期.其中急性感染为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人体防御系统的抵抗期,此期邪正相争,正邪相搏,出现头痛,恶风寒,周身不适,肌肉酸痛等临床表现,类似感冒、流感,或类似急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表现。中医辨证为外感表症。应根据风寒,风热情况给以温散风寒或清宣风热治疗,同时兼顾患者气血阴阳的偏虚;潜伏期邪实正盛,正气有所削弱,应结合,重在辨病的原则,一般可用扶正固本,培补气血的方剂加祛邪解毒之品,ARC期虚实际上夹杂,正邪交争。精亏气虚,邪毒入侵,又兼挟各种外邪兼顾。辩治时应根据脏腑的偏衰扶正祛邪;完全型艾滋病期正气更虚,各种病邪乘虚而入,进一步耗伤正气,致使毒热,湿浊,淤血聚集,呈现正气虚衰挟有邪实内蕴之症,辩治时应分清邪实的性质。

如何面对和摆脱艾滋病恐惧症?

    近年来,随着艾滋病的迅猛发展,有许许多多的人患上了这种艾滋病恐惧症。恐惧,是人类的一种本能的情绪反应,适度的恐惧对人类的生存是有利的,但不必要的、过分的恐惧却是有害的,是一种心理异常。艾滋病恐惧症就是这样一种心理异常,它包括以下情形:不必要地过分担心自己会得艾滋病,或者毫无根据地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患者同时伴有一些情绪异常和行为异常,严重影响其学习、工作、生活及社会交往。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艾滋病恐惧症并不是一种单一的心理疾病,它包括多种相关心理疾病。
  第一,恐怖症。有些人对艾滋病的发病与结局有一些了解,经常过分担心自己会由于不慎染上这种不治之症,因此避免一切可能被感染的机会,出现一些异常行为,如害怕到“危险”场合或公共场所,害怕与“可疑者”甚至任何人接触,怕伤口,怕血液,严重时整日不敢外出,不敢见人,甚至听到别人说“艾滋病”这个词时,也会心慌气短,惊恐万分。
  第二,疑病症。有些人过度担心自己会得艾滋病,身体稍有不适,有时甚至感冒头痛,也会毫无根据地认为自己可能已经感染了艾滋病,到处看专家,反复检查,各个权威机构的结论仍然无法让他们放心,整日奔波在各大医院及检查机构之间,千方百计要查个水落石出。
  第三,强迫症。有些人认为自己随时有可能被传染艾滋病,因此格外小心谨慎,杜绝各种感染机会。出现反复洗手,夏天出门必须戴口罩手套,外出回家后必须洗澡甚至全身消毒……患者可能知道这样做没有必要,但无法摆脱。
  第四,焦虑症。有些人由于经常担心自己会得艾滋病,会出现长时间的心烦意乱、坐立不安,有时会突然产生莫名的紧张恐惧,并感到头晕、心慌、呼吸困难、出汗、哆嗦、烦躁不安,感到大难临头,自己马上就要完了。
     第五,抑郁症。患者长时间担心自己得了艾滋病,逐渐出现情绪低落,对外界丧失兴趣、不想说话、不想活动、吃不下、睡不着,常常悔恨责备自己,对前途悲观绝望,丧失信心,产生自杀观念,甚至付诸行动。
  艾滋病恐惧症通常在以下一些情形中出现:
    一、有过高危行为的人。一方面,这类危险行为的确使感染艾滋病的机会大大增加,另一方面,由于这种行为是社会道德规范所不容许的,在内心深处他们经常受到道德的谴责和社会的压力,理智与欲望,道德与本能的斗争会使他们产生矛盾感、罪恶感和恐惧感,因而更容易出现艾滋病恐惧症。
  二、艾滋病知识缺乏者。某些人对艾滋病相关知识不了解,或者是一知半解,认为只要与艾滋病毒接触就会感染艾滋病,不能认识到艾滋病的传播与其他疾病的传播一样,也需要特定的传播途径(血液、体液和母婴传播),同时还需要足够的病毒数量,而且与自身的抵抗力有关,因此出现不必要的恐惧。
  三、某些心理素质差的人。对于某些敏感多疑、过分胆小、注重细节的人而言,更容易患艾滋病恐惧症。艾滋病恐惧症是反映他们性格缺陷的一面镜子。
  应该如何面对艾滋病恐惧症呢?
  一、加强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普及,让公众了解艾滋病的传播方式,在让大家了解哪些情况易感染艾滋病的同时,明确告诉公众哪些情况下不可能得艾滋病。
  二、教育公众要相信科学与事实,不盲目听信他人。
  三、当发现艾滋病恐惧症患者时应建议他们去看心理医生,适当的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会帮助他们尽快摆脱痛苦。
  艾滋病不仅危害着人类的躯体健康,同时也危害着人类的心理健康。让我们共同关注艾滋病,关注艾滋病恐惧症。

艾滋病病人常有哪些临床表现?

首先,艾滋病病人的任何表现都不是特异的。必须结合流行病学史和病毒学的证据在结合下面的表现才可以诊断艾滋病。在患者经过`6~10年的无症状期后,患者会出现明显的与艾滋病相关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3个月内体重减轻10%以上,长期发热38度左右,持续性腹泻,单纯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及白色念珠菌感染(鹅口疮)等。这些均是艾滋病的前期表现。
    进而,由于免疫系统严重破坏,平日不致病的细菌、霉菌、病毒、寄生虫等均开始侵犯肌体,发生致命性的机会性感染,这时肿瘤也极易发生。这在临床上叫艾滋病期,患者可发生肺、口腔、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脏、肾脏、眼、关节、皮肤等方面的病变,出现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

                                   青海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科

2008艾滋病相关知识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