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健康生活>详细内容

外出旅游务工须防蚊 警惕疟疾—“冷热病”

来源:传染所 发布时间:2012-04-25 15:28:41 浏览次数: 【字体:

2012426是第5个“全国疟疾日”,今年宣传活动的主题是“维持投入,拯救生命”。近年来,由于外出务工、经商、旅游等人口流动频繁,输入性疟疾病例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前往非洲、东南亚等疟疾流行地区的出国务工、经商和旅游人员,要谨防输入性疟疾。为此我们结合“全国疟疾日”开展宣传教育,普及疟疾防治知识的卫生宣传活动,让大家知道疟疾的一些基本知识,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1.疟疾主要在哪些国家和地区流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数据,全球86%的疟疾病例发生在非洲,9%的病例发生在东南亚,其余5%的病例分布在全球其它地区。我国疟疾主要流行于云南、海南、贵州等南部地区和安徽、河南、江苏、湖北等中部地区。到上述疟疾流行区生活、居住过的公民,如出现发冷、发热、出汗、乏力等症状,应当尽快去医院检查。

2.什么是疟疾?疟疾就是“打摆子”。气温热的地方最容易得这种病。疟疾是由疟原虫寄生在人体血液内所引起的传染病。通过蚊子叮咬吸血时传播,多见于夏秋季节。疟原虫有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及卵形疟原虫4种,引起的病症表现不同。
    3.疟疾的潜伏期有多长?从人体感染疟原虫到发病,称潜伏期。一般间日疟、卵形疟14天,恶性疟12天,三日疟30天。抵抗力较强或服过预防药的人,潜伏期也较长。
    4.哪些人群易感染疟疾?所有的人均可感染疟疾,而且可以重复感染。到河谷地带劳作的人、住在田棚或到森林里从事野外作业的人员、到疟疾流行地区工作的人、出入边境人员等均属于高风险人群,最容易感染疟疾。
    5.疟疾有什么发病特点?本病流行受温度、湿度、雨量以及按蚊生长繁殖情况的影响。温度高于30℃低于16℃则不利于疟原虫在蚊体内发育,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雨量利于按蚊孳生。因此,北方疟疾有明显季节性,而南方常年流行。
    6.疟疾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发病早期常有如:乏力、倦怠、打呵欠,头痛,四肢酸痛,食欲不振,腹部不适或腹泻,不规则低热,一般持续23天。随后转为典型发作,如畏寒、高热、大汗淋漓等,隔23日发作一次,严重者可发生昏迷、抽搐等,如治疗不及时,可致人死亡。
    7.怀疑您或您的家人患了疟疾怎么办?赶快找医生,而且越快越好!因为疟疾的迅速治疗可以挽救生命。经过抗疟药物等综合治疗,一般均可痊愈。

    8.用什么方法可以预防疟疾?预防疟疾最好的方法是防止蚊子叮咬。另外还可通过服预防药、铲除蚊子的孳生地、杀灭成蚊等方法预防疟疾。在有蚊季节正确使用蚊帐,户外执勤时使用防蚊剂及防蚊设备。灭蚊措施除大面积应用灭蚊剂外,最重要的是消除积水、根除蚊子孳生场所。
    9.怎样防止蚊子叮咬?正确使用蚊帐和帐篷、涂趋避剂、蚊香熏蚊、从事野外作业穿长袖衣裤等都是防止蚊子叮咬方法。
    10.进入疟疾流行区旅游或工作怎么预防疟疾?进入疟区,特别是流行季节,要做好必要的防蚊准备,包括搞好个人卫生,夏天不在室外露宿,睡觉时最好要挂蚊帐;白天外出,要在身体裸露部分涂些避蚊油膏等,以避免蚊叮。进入高疟区必须服药预防。一般自进入疟区前2周开始服药,持续到离开疟区68周。进入疫区后如出现发烧等可疑症状,要及时到当地医疗机构就诊。

    11.我国疟疾流行现状如何?疟疾曾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虫媒传染病。经过多年积极防治,我国疟疾疫情显著下降,发病人数从建国初期的每年3000万下降至2010年的7433例,其中,间日疟4943例,恶性疟1287例,死亡15例;流行区范围大幅度缩小,除云南、海南两省外,其他省份已消除恶性疟。但是,近年来,由于外出务工、经商、旅游等人口流动频繁,输入性疟疾病例呈上升趋势,恶性疟死亡病例明显增多。根据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数据,201113月,因患恶性疟死亡11例,均为2050岁青壮年劳动力。

12.我国有哪些消除疟疾相关政策?20105月,卫生部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要在全国范围内消除疟疾。为实现上述目标,将通过开展发热病人血检,加大疟疾病例发现力度,同时,对可能发生传播的疟疾疫点进行疫点处置。目前,中央财政和中国全球基金疟疾项目对疟疾流行区开展发热病人血检予以补助,在所有疟疾流行区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可领取到免费抗疟药品。

外出旅游务工须防蚊警惕疟疾—“冷热病”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