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防治知识问答
一、什么是狂犬病
狂犬病即疯狗症,又名恐水症,是狂犬病病毒侵害中枢神经系统引发的的急性传染病,所有温血动物包括人类,都可能被感染。一般常见的是被狗咬伤患病,其次猫、狐狸、狼、蝙蝠、臭鼬、白鼬或浣熊也可以患病并传染。大部分患病的动物经常变得非常狂躁、野蛮,少部分动物没有异常表现,患病的动物唾液里的病毒通过咬破的伤口进入下一个动物或人。狂犬病在人与人之间极少传染,人患狂犬病几乎100%会死亡。
二、狂犬病有什么症状
人被病犬(或动物)咬伤者约30-70%发病,发病与否以及潜伏期的长短与咬伤的部位有关,头、面、颈、手等部位神经比较丰富,病毒易于繁殖,再加上离中枢神经较近,故这些部位被咬伤后发病者较多,潜伏期也较短;同时伤势越严重,也越容易发病。狂犬病的临床表现可分为四期。
1. 潜伏期:(平均约1-3个月),在潜伏期中感染者没有任何症状。
2. 前驱期:感染者开始出现全身不适、发烧、疲倦、不安、被咬部位出现疼痛、蚁行等感觉异常症状。
3. 兴奋期:患者各种症状达到顶峰,出现精神紧张、全身痉挛、幻觉、谵妄,怕水、怕光、怕声、怕风等症状,患者常常因为咽喉部的痉挛而窒息身亡(又被称为恐水症)。
4. 昏迷期:如果患者能够渡过兴奋期而侥幸活下来,就会进入昏迷期,本期患者深度昏迷,但狂犬病的各种症状均不再明显,大多数进入此期的患者最终衰竭而死。
三、急救处理措施
被任何健康状况不明的动物咬伤或抓伤后,就地及时(最好是在咬伤后几分钟内)对伤口进行清洗消毒,对预防狂犬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先用肥皂水(或双氧水、0.1%新洁尔灭)或清水彻底、反复冲洗伤口;对较深的伤口,用注射器伸人伤口深部进行灌注清洗,做到全面彻底。再用75%酒精消毒,继而用浓碘酊涂擦。伤口处理越早越好,即使延迟1~2天伤口已结痂,也应将结痂去掉后按上述方法处理。
伤口不宜包扎、缝口,开放性伤口应尽可能暴露。如果伤口必须包扎缝合(如侵入大血管),则应保证伤口已彻底清洗消毒并已按上述方法使用抗狂犬病血清。
四、治疗和预防
该病目前无任何药物可以治疗,在没有发病前,正确并及时的处理伤口和注射狂犬疫苗是唯一有效的预防措施。一旦被健康状况不明的动物咬伤或抓伤,应尽快注射狂犬病疫苗。
狂犬疫苗应分别在受伤后的第0天(第1天,当天)、3天(第4天,以下类推)、7、14、28天各肌肉注射1针,共注射5针。如果咬伤严重,有多处伤口或伤口在头、面、颈、手指者,在接种疫苗同时应注射抗狂犬血清或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浸润咬伤局部和肌内注射。联合使用抗狂犬病血清或免疫球蛋白者,必须在全程疫苗注射完毕后再加强注射2-3剂疫苗,即在全程注射后第15天、75天或第10天、20天、90天加强。
特别提醒:被动物抓伤或咬伤还可能得破伤风,需打破伤风抗毒素。
五、疫苗注射禁忌症
疫苗注射后有轻微局部及全身反应,一般可自行缓解,偶有皮疹、过敏反应、神经性皮下水肿、荨麻疹等较严重副反应者,可作对症治疗。
由于狂犬病是致命性疾病,为挽救生命任何禁忌症都是次要的,故被可疑患狂犬病的动物咬伤后预防无禁忌症。
六、被动物咬后,皮肤上只有牙印,是否需要注射狂犬疫苗?
被动物如狗、猫、狼等咬或抓后,只要皮肤确实未被咬破,狂犬病毒是很难通过完好无损的皮肤侵入机体。但在皮肤上留有牙印痕迹,就不能麻痹大意,虽然看不到有明显皮肤损伤,实际上牙印就意味着肉眼难以觉察的皮肤损伤。应立即对被咬部位进行处理,然后全程注射狂犬疫苗。
七、家养的狗注射过狂犬疫苗,被咬伤的人,需要打疫苗吗?
打了狂犬疫苗的狗,只能预防狗不得狂犬病,不能预防人不得病。
严格意义上说,狗注射了狂犬疫苗能产生抗体,抗体可以“中和”狂犬病毒产生的毒素,但不是“杀灭”狂犬病毒,所以打了狂犬疫苗的狗在其唾液中还会携带狂犬病毒。
狗和人的基因不同,狗用疫苗和人用疫苗不能“通用”。
八、注射疫苗后再次被咬伤是否还需注射疫苗?
全程注射5针狂犬疫苗后,就产生抗狂犬病的抗体,但这种有效的抗体维持时间较短,如果再次被咬伤距离前次注射疫苗(最后一针)在3-5个月内,加强2针就可以了。若已超过6个月以上,就应该再重新全程注射。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