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进入流感流行季 大众应防范感染风险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分为A、B、C三型,其中A型流感病毒又可分为若干个亚型,最常见的有H1N1、H3N2亚型。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可有肠胃不适,流感能加重潜在的疾病(如心肺疾患)或者引起继发细菌性肺炎或原发流感病毒性肺炎,老年人以及患有各种慢性病或者体质虚弱者患流感后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病死率较高。
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9月,我省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较上月相比上升10%,较去年同期上升34.62%。流感病毒检出类型主要为甲型流感病毒(其中以季节性H3N2占绝对优势),乙型流感不足1%。由H3N2病毒引起的流感症状与其他型别类似,在传播方式、传染性和致病性方面也没有大的变化。
在北方,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流感的流行季节。本次流感流行高峰出现时间较早,可能与气候变化及流感病毒优势型别的本身特点等有关。两节过后,秋冬季节更替之际,我省气温急剧下降,加之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且没有特效的治疗手段,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尤其是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儿童等免疫力低下者,感染后发生住院和死亡的风险更高,因此预防措施非常重要。省疾控中心提醒大家:
(一)及时接种疫苗 流感疫苗对人体的保护可达70%—90%,即使在接种后患上流感,也能减轻其症状并降低并发症的几率。专家建议,最好在流感流行季节前,10月和11月接种疫苗。重点推荐6-23月婴幼儿、2-5岁儿童、60岁以上老年人、医务人员以及慢性病患者及患免疫抑制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优先接种。
(二)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 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三)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四)每天开窗通风数次(冬天要避免穿堂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五)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必须去时,应佩戴口罩。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