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抗疫风采11】哪里有急难险重,哪里就有他们奋勇在前——记海北州支援城西区消杀队
5月15日,海北州支援城西区消杀队刚结束支援湟源的任务,10名队员马不停蹄直接从湟源紧急奔赴西宁城西区,又一次投身到紧张的消杀任务中。
5月16日中午接到紧急消杀任务,“全体成员各就各位、立即行动,务必准时到达消杀现场!”随着队长赵运刚一声令下,队员们立刻开展各项准备工作,迅速赶赴现场进入战斗状态。时间紧、任务重、人员少,面对压在队伍上的三大难题,经验丰富、思维缜密的副队长赵琪迅速分析研判、对症下药,在对现场考察后拿出了一套成熟的工作方案,并立刻安排部署。
一、严谨负责,担当作为,使命在肩彰显本色
一到消杀现场,队员们就规范地穿上防护服、隔离衣、防水靴,戴好口罩、面罩、橡胶手套等,熟练地为消毒设备填充药物、调试机器,所有流程动作麻利、一气呵成。男队员背起几十斤重的喷雾机,严格按照消毒标准,开始了对餐厅、卫生间等重点区域全面而细致的“地毯式”消杀,所有队员分工明确,消杀工作有序推进,确保无死角、无盲区覆盖每一个角落。“比起盛夏和寒冬,这个天气消杀不算最辛苦。”门源县疾控中心陈材正在工作的间隙说道,一场消杀下来,一直背着几十斤的喷雾机,腰酸腿疼,“每次出任务大家都很辛苦,作为男同志就应该多承担一些,主动多干一点!”海北州消杀队正是用过硬的专业能力素养和“特别听指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讲奉献”的疾控精神,扛起疾控人的使命担当,从城东区转战湟源、又驰援城西区,从“心”开始,从“细”着手,拔掉一个又一个疫点,夺回一片又一片“净土”,为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撑起防护“安全伞”。
二、勇挑重任,负重前行,不惧危险冲锋陷阵
在疫情防控中,切断传播途径非常重要,消杀队的主要工作就是场所和环境消毒,切断病毒传播途径,对重点场所、集中隔离点和病家进行终末消毒。对消杀队员来说,工作中面临消毒剂和病毒的双重威胁,尽管做了严格自我防护,但刺鼻的含氯消毒剂依然会对呼吸道、眼睛、皮肤造成刺激。消毒面积大,作业频度高,这样的接触,不亚于一次“生化实验”。每天工作下来,消杀人员的嗓子、眼睛都会产生强烈的不适,皮肤也会产生红肿。而这些在海晏县疾控中心杨春眼里却是最普通不过的日常,“不累!习惯了!疫情当前,早一天消灭病毒,就能早一天为群众带来安全!”这是他常常挂在嘴边的话。每次执行任务,他总是身先士卒,主动承担起脏活累活,沉重的器械压得他直不起腰,当脱下防护服时,汗水浸透了衣衫,但这些都没有让他退缩,一直战斗在抗疫的第一线。口罩防护服遮住了他的脸,却挡不住他眼神里透出的战胜疫情的坚定勇毅。
三、女本柔弱,为“疫”而刚,无悔逆行守护健康
疫情已经持续了近两个月,海北州支援队员们从4月开始就一直奋战在各个疫区、疫点等战疫的最前线,这支队伍中,有3名女同志,她们中有青春无畏的“小将”,也有初心不改的“老兵”,她们已经很久没有回家了,但是没有一个人掉队,所有人都坚守阵地。祁连县疾控中心马秀兰的两个孩子和重病的父亲是她现在最大的牵挂,接到驰援西宁的命令,尽管心中有万般不舍,但她依然义无反顾选择了逆行出征。由于工作忙碌,消毒时穿防护服无法接电话,孩子想和她视频也找不到她,哭着给她打电话说想妈妈时,她忍不住落泪了。在这特殊时期,她舍小家保大家,从穿上防护服的那刻,她就知道,这不是一场演习,而是与病毒争分夺秒的斗争。她的坚持,只为早日战胜疫情,让无数像她一样逆行战疫的巾帼英雄尽早回家与家人团聚。
疫情防控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青海疾控人关键时刻能冲得上去,打得赢,用疾控精神织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用最严密的防守筑起战疫阵地的铜墙铁壁。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