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疫情信息>疾控抗疫系列>详细内容

【疾控抗疫风采10】省疾控中心卫检中心多维发力迎战疫情

来源:省疾控中心检测组 雷有菊 发布时间:2022-05-16 20:50:13 浏览次数: 【字体: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省疾控中心卫检中心按照中心统一安排部署,第一时间动员全体人员进入战时状态,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措施,全力以赴迎战疫情。

一、整编集结,精干力量全力出击

4月1日,海东市循化县拉响疫情警报,卫检中心迅速整编集结,12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移动方舱核酸检测组赶赴一线,在祁晓东组长的带领下,24小时轮班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和复核工作,共完成1.4万余人份检测任务。5月7日,由李崇亥任组长的4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移动方舱核酸检测组紧急奔赴湟源县;5月13日,由田登任组长的4名专业技术人员再战泽库县。高原的夜晚尤其阴冷,年过五旬的田登同志,发挥着一名老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克服寒冷和高原反应引起的身体不适,带领省、州、县组成的队伍在狭小的移动方舱实验室里,24小时开展重点人群核酸检测筛查和复核等工作,仅首2日就完成八千余人份检测量。

67f3edc0846a478fb1b9fd753856d5b5.jpg

二、规范收样,为检测工作提速

疫情来袭,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任务量庞大而繁重,收样规范、信息准确,才能为后期检测工作打好基础。卫检中心充分利用信息化系统优势,认真做好采样点与样本转运箱、转运箱与内部样本、每个样本与检测结果等信息关联,以及扫码收样登记、样本检测编号排放等工作,需要十分细心和细致,这些工作落在了老党员马韶辉同志身上,同时还要结合实验室的实际,优化各项流程,细化各项程序,尽量节省时间、最大提高效率。

0926e1a3c8384d20a14b7afd3c588c26.jpg

三、一锤定音,狙击奥密克戎

如果说移动方舱核酸检测队是“利刃出鞘”,留守后方的检测队则是战疫的“最强堡垒”。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不论在常态化还是应急处置中,卫检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汪春翔同志始终奔赴在第一线,统筹负责疫情防控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大事小事、事无巨细,吃住在办公室,化身为战疫“多面手”。4月以来,省疾控中心7楼病毒科和6楼细菌科实验室夜夜灯火通明,60余名检测人员在5个核酸检测实验室争当“排雷兵”,上演“速度与激情”,与时间赛跑,进行着一批又一批全员核酸检测筛查和疑似阳性标本复核工作,力争将样本中的“小阳人”第一时间“揪出”,发挥“一锤定音”关键作用。

四、与时间赛跑,基因测序溯源追踪病毒

自2021年10月启动青海本土新冠病毒基因测序工作以来,卫检中心对全省送检的阳性样本进行核酸提取、全基因组靶向扩增、文库构建、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等新冠病毒全基因组溯源工作。经常通宵达旦,及时获得多个关键病例的病毒基因组序列,为流调溯源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五、统筹物资调配,做好检测保障工作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新冠疫情阻击战中实验室战场的物资状态。实验活动还未开始,物质耗材必须先备齐。试剂耗材、仪器设备等物资的应急储备和调度工作落在了赵生仓同志身上,这名60后的老党员,白天与队员一起站在第一线,开展全省送检的疑似阳性样本复核工作,晚上还得熬夜联络物资情况,深夜接收物资,几乎成了他的抗疫日常,常常是这通电话还没接完,另一通电话又进来,因睡眠不足和劳累疲乏,最近增添了很多白头发。

六、做好生物安全管理,让病毒无处可逃

生物安全无小事,新冠阳性毒株的保存及运输、废弃物的处理、实验室生物安全等工作,同样十分重要。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卫检中心始终将实验室生物安全作为重点常抓不懈。唐志坚同志不仅要根据指挥部全员核酸检测工作等任务情况,随时动态调配检测人员,还要时刻给检测队员讲解生物安全的重要性和重点、薄弱点,从样本接收到检测,再到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叮嘱着每一位队员,确保从样本转运箱消毒、样本滴漏处理、废弃物双层包装、医疗废弃物转运车消毒、环境污染评估等每一步骤中严格落实生物安全要求,规范进行每一步操作。徐琼同志,这名身材消瘦的老同志,在医疗废弃物处理工作中毫无怨言,默默无闻地做着实验室“善后”的大量工作。

610953e588564046bbcc142f0730b0ee.jpg

当前新冠疫情防控正处于攻坚关键期,卫检中心全体人员将继续坚守岗位、冲锋在前,团结一心、听从安排,以快、准、严、实、细等工作要求,以科学、严谨的态度作风,为决战疫情防控作出疾控检验人应有的贡献。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