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抗疫风采2】战疫前线 整装再出发——在湟源县抗疫最前线的“消杀勇士”
2022年5月6日,湟源县发生新冠肺炎疫情,省疾控中心立即组织流调人员火速赶往湟源县开展工作,并第一时间派出3名消杀专业技术人员紧急支援,海北州疾控中心也迅速集结刚结束西宁支援的10人团队立即奔赴湟源县,与湟源县疾控中心及各乡镇卫生院抽调的17人,组成30人的消杀队,他们奋战在抗疫最前线,筑起了疫情防控的钢铁长城,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截至5月10日,消杀队已基本完成湟源县所有疫点终末消杀,累计出动专业消杀车辆40余次、出现场60余次,他们每天要对阳性感染者住处、工作单位、交通工具,以及停留过的餐馆、商铺、停车场、村落等周边环境进行消毒,已清除重要疫点14个,消毒疫点外环境11个21频次,投入消毒人员累计279人次,开展物表消杀6803平方米,空气消杀1.56万立方米……一串串数字凝聚的是消杀队员们的辛勤汗水。
消杀任务充满危险,消杀队员们站在直面病毒的第一线,冒着被感染的危险深入疫点。省疾控中心赴湟源县消杀队队长荣奥刚结束上一轮西宁疫情消杀工作,接到任务后,他没有丝毫犹豫和退缩,一到湟源就马不停蹄立即开展消杀各项工作,还要详细了解物资储备情况,协调物资供应、人员配备、车辆跟进、后勤保障等各方面的工作,每天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成为常态。“病毒可能潜伏在任何地方,消杀一定要仔细仔细再仔细,不能放过任何一个角落,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规范做好个人防护”,省疾控中心张军嘱咐队友,作为一名多次冲锋在抗疫一线的消杀老队员,他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他不厌其烦地耐心指导队员们要规范操作、快速掌握消杀技能,同时也事无巨细地承担着后勤保障对接,最大程度为消杀队员提供贴心服务,从4月疫情发生至今,他几乎没回过家;省疾控中心王鹏飞虽然是第一次参与消杀现场工作,积极向有经验的队员学习,掌握消杀各项技能,主动承担起数据统计、信息上报等工作。海北州疾控中心的10人团队中大多数队员从4月份以来一直辗转在支援西宁市城东区、城西区消杀工作的前线,刚刚结束对西宁市的支援任务,还未来得及回家与家人团聚,又第一时间支援湟源。
消杀任务是艰苦的,消杀队员们每天背负二三十公斤重的喷雾器,忍着消毒水刺鼻的味道,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步行两三万步,爬楼几十层,工作十余个小时……奔走在确诊病例的住处、工作单位,使用过的交通工具,及停留过的餐馆、商铺、停车场、村落等公共区域等进行全面消毒。长时间浸泡在消杀药物环境当中,还会经历风吹日晒雨淋,很多队员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头晕目眩、恶心呕吐等药物过敏反应以及脸部晒伤、身体受伤等情况,但是他们没有一个人退缩。有些队员肠胃不好,没办法按时按点吃上饭菜,等到工作完成后,之前送来的饭菜早已冰凉,尽管这样可能会导致他们身体不适,但他们依然咬牙坚持,义无反顾地勇往直前。
在消杀队伍中,也有一些女同志。她们巾帼不让须眉,每天不仅要为出现场消杀队友们检查防护服、消杀器械及药品等的准备情况,有时还要和队友们一起到消杀现场做好外围配合。她们和男队员们一同奔走在各个疫点,近距离与病毒“拼杀”。海北州疾控中心马秀兰、王昌峨作为比较年长的队员,和大家承担着同样的工作任务,有时也会做一些重体力的工作,但她们毫无怨言;张文彩、沙成蕾是90后,她们在工作时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主动承担各种脏活累活,虚心向有经验的队员请教,努力学习专业技能,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她们冲锋的身影。湟源县疾控中心刘建荣、张海明两位同志不仅是消杀队员,还承担着物资转运、沟通协调、数据统计等工作,繁忙的工作任务使他们比其他队员更加疲惫,但他们没有一丝懈怠,反而比其他人更有干劲。
5月11日,省疾控中心消杀组完成湟源消杀工作任务后,立即转战西宁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未结束、工作不停歇。舍小家而为大家,是疾控人的使命担当,他们无怨无悔、默默付出,只为能早日打赢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