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链球菌疫苗免疫策略研讨会在青海西宁顺利举办
为促进儿童肺炎链球菌疫苗(PCV)接种,探讨纳入免疫规划策略,推动实现疫苗公平覆盖,由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青海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协办的肺炎链球菌疫苗免疫策略研讨会于10月17—18日在西宁市成功举办,来自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青海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等组织机构的专家代表,青海省西宁市、海东市及所辖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及分管免疫规划的相关同志近60人参会。
会议开幕式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副秘书长李全乐主持,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青海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党组书记、局长祝增红、中华预防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冯子健、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高级项目官员杜珩现场为大会致辞。
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青海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祝增红在致辞中提到,青海省自2018年引进肺炎链球菌疫苗以来,接种人数不断提升,但接种率覆盖仍有不足,未来还需持续关注如何构筑儿童的免疫屏障。
中华预防医学会副秘书长李全乐(左上);中华预防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冯子健(右上);
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青海省疾病预防与控制局局长祝增红(左下);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高级项目官员 杜珩(右下)
会议特邀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卫学院冯录召副院长、国家疾控免疫规划中心细菌病室郑徽副主任、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万泉部长、北大中国卫生发展研究中心方海教授分别就中国肺炎球菌性疾病防治现状及策略、PCV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的循证依据、我国非免疫规划疫苗相关疾病治疗费用与筹资分析以及青海省肺炎链球菌疫苗(PCV-13)经济学评价进行了学术分享;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感染传染科曾玫副主任、华山医院感染科艾静文副教授、复旦大学公卫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王伟炳主任分别就儿童肺炎链球菌疾病特点和诊治、海南PCV-13的免疫保护性研究及儿童肺炎链球菌感染的监测及PCV的疫苗公平性研究进行了分享与探讨。省疾控中心免疫规划所阿克忠所长详实介绍了青海省肺炎链球菌疫苗使用情况,我省于2015年首次引入肺炎链球菌疫苗,2017年起开展非免疫规划疫苗集中采购工作,采购量逐步增长但覆盖不均。2022年统计数据显示,全省0-6岁儿童的PCV-13接种率不到2%。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主任王伟炳(左上);北京大学中国卫生发展研究中心教授方海(右上);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副教授艾静文(左下);青海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所所长阿克忠(右下)
问答环节邀请了青海省免疫规划专家、主任医师李溥仁教授、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院长蒋秀莲和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呼吸科主任黄崇刚围绕青海省呼吸道感染疾病相关内容进行交流分享。
问答环节(从左至右分别为:李溥仁、蒋秀莲、黄崇刚)
中华预防医学会李全乐副秘书长总结会议。他指出,各方专家应共同探索肺炎链球菌免疫策略的方向性和可行性问题,希望社会各界不断促进疫苗应用的研究和知识普及,共同促进疫苗接种覆盖的公平性,降低疫苗可预防疾病负担,推进“健康中国2030”和《2030年免疫议程》目标的实现。
17日下午的圆桌讨论环节由具有多年免疫规划管理经验的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副理事长崔钢主持。受邀参会专家围绕开展PCV纳入区域试点(干预和示范项目)的意义、在青海开展试点的可行性以及面临的挑战、未来扩大到地方及国家免疫规划的可能与展望等话题展开讨论。
10月18日,青海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祝增红、中华预防医学会副秘书长李全乐一行13人,共同走访了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虎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城中区沈家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了解基层预防接种点和医院的临床诊疗和疫苗接种情况。
本次研讨会为肺炎精准诊疗、抗生素用药以及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的引入评估提供依据,对促进包括我省在内的西部地区乃至全国肺炎链球菌相关疾病预防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一场成功的学术“盛宴”。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