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工作动态>详细内容

疫情防控一线的最美疾控消杀卫士

来源:综合办 发布时间:2022-04-29 09:50:48 浏览次数: 【字体: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有这样一支重要队伍,他们每天身着厚重防护服、背负沉重消杀喷雾器,奔走在各个疫区和疫点,穿梭在楼宇之间,及时对阳性感染者居所及停留过的场所、重点区域和重点场所等开展消杀工作,切断病毒传播途径,他们就是最美疾控消杀卫士。

86dffeedcf5d43a3bd718f5fc6f255d5.jpg 84dba5e755c245e888ba8448efaaa86c.jpg

自4月18日开始,省疾控中心、省地防所和海北、海南、海西、黄南州疾控中心的86名消杀人员联合西宁市及各区疾控中心,持续奋战在西宁市疫情防控一线开展消杀工作,针对城东区的复杂严峻形势,组建了1个省级技术指导组和6支攻坚突击队。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疾控消杀卫士们忙碌的身影。

“每一个角落都要覆盖到,消杀工作只有做到精准细致、不留死角,才能有效消除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省疾控中心派驻城东区消杀组负责人李寿江叮嘱道,作为多次疫情防控都冲锋一线的老队员,他对消杀工作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尽管每天脱下防护服,他已累得腰酸腿疼,但他总是顾不得身体上的疲惫,又要开始整理当日工作小结、梳理问题建议、制定次日工作计划,常常一忙就到凌晨两三点。

日均步行几万步,楼上楼下几十层,这是消杀队员们的日常“打卡记录”。消杀工作科学严谨,程序规范细致,楼道、电梯间、空气、地面、物表等重点场所和重点部位,一处都不能马虎,更需要耐心细致,仅阳性感染者居住场所消杀整个过程就需要4到5个小时,耗用百余公斤消毒液。消杀工作前后,还要采样送检,质量控制,确保消杀效果。

消杀工作,不仅是“技术活”,更是“体力活”。“疫情一天没有结束,我们的消杀工作就一刻也不能松懈,背在身上的喷雾器虽然很沉,但没有身上的责任重”,省地防所熊浩明主动请缨参与城东区消杀工作,由于夫妻两人都上了一线,4岁的孩子只能临时送到同学家中照看。巾帼不让须眉,队伍里三分之一是女同志,没有一人喊苦叫累,“虽然我们是女同志,但一点也不输男同志,累一点、辛苦一点我们不怕,为了早日战胜疫情,我们付出是值得的” ,海北州祁连县疾控中心李芳说。

每天平均工作十余小时,早出晚归,完成一天的工作量,常常已是深夜凌晨。每次完成大范围消杀任务后,他们的肩膀都会被沉重的消杀器械勒出红血印,加上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尽管是在春天但常常大汗淋漓,各种消毒液味道混在一起非常刺鼻,消毒液呛出的泪水时常模糊了队员们的双眼。为了加快消杀进度,也为了节约防护服,他们不敢多喝一口水,强忍着不上厕所,紧张、闷热、劳累贯穿着他们的身心。“说不累肯定是假的,但消杀队员们的心里只有一件最重要的事,就是全力保障疫区和疫点每一个角落的安全,减少病毒通过环境传播的风险,让大家更安心更放心”,海北州疾控中心刘善霖说。

bc4c4e44783a40869cb0accc1d624d11.jpg 696da8622cf846a29d886cbce651daa1.jpg

截至4月25日,全市累计出动专业消杀车辆20余台,投入消杀人员400余人次,消杀完成50余个疫点、60余个外环境,空气消毒15万余立方米、环境物表消杀12万余平方米……一串串数字,凝聚的是消杀队员们的辛勤汗水。

为指导全市科学规范开展消杀工作,消杀组制定了《城东区封控区域消毒防护技术指南》,制作了《隔离点内部消毒》《封控区住户居家消毒》《油烟井(烟道)消毒》《隔离点和封控区送餐送物品、开窗通风和分类管理》和《隔离点预防性消毒技术》等视频培训技术资料。

在消杀过程中,消杀队员们还要加强对社区、物业等开展动员和技术培训,悉心指导要重点加强对电梯井和阳性感染者居所排烟管道等重点场所和重点部位进行消毒,对下水道进行冲洗消毒,对化粪池要第一时间消毒,每天要对公共厕所、垃圾箱等进行预防性消毒。

当前,西宁市疫情防控歼灭战取得了积极成果,但疫情防控仍然任重道远,全体消杀队员将继续义无反顾、无怨无悔、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的“主战场”, 履行好消杀人员的使命担当,筑牢疫情防控防护墙。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