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健康生活>详细内容

预防手足口病 要从了解手足口病做起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9-04-20 16:33:04 浏览次数: 【字体: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5岁以下儿童,尤以三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多数患者可以自愈,少数患儿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等临床表现,个别患儿可发生死亡。

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播渠道:

  1.接触病人皮肤

  2.通过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等物品。

  3.患者喉咙分泌物(飞沫)传播。

  4.饮用污染的水。

如何判断儿童患了手足口病?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或膝盖偶可受临床特征累。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状。

医生通常能根据病人的年龄、病人或家长的诉说的症状,及检查皮疹和溃疡来鉴别手足口病和其他原因所致的口腔溃疡。

  手足口病常常表现为: 患儿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

  疹子“四不像”: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

  口腔内的疱疹破溃后即出现溃疡,常常流口水,不能吃东西。

  临床上不痒、不痛、不结痂、不结疤。

  患儿尿黄。

  重疹患儿可伴发热、流涕、咳嗽等症状。

  手足口病一般一周内可康复,但如果此前疱疹破溃,极容易传染。手足口病具有流行强度大、传染性很强、传播途径复杂特点。病毒可以通过唾液飞沫或带有病毒之苍蝇叮爬过的食物,经鼻腔、口腔传染给健康儿童,也可因直接接触而传染。

预防手足口病要从了解手足口病做起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