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居民如何避免感染高致病性人禽流感
1、禽流感病毒会从禽类传染到人吗?
会,但不容易。一般认为,人类对禽流感病毒并不易感,但以2003年末以来全球已有130余例患者从禽流感流行中受到感染,充分证明人可感染禽流感病毒,但这么长的时间,才发现这么多病例,也反映了这种传播不能轻易兑现。
2、人禽流感易感人群和高危人群是哪些?
易感人群一般认为任何年龄均具有易感性,但13岁以下儿童发病率较高,病情较重。从事家禽养殖业者,在发病前1周内到过家禽饲养、销售及宰杀等场所者,以及与不明原因病死家禽或感染、疑似感染禽流感家禽密切接触人员为高危人群。
3、患了人禽流感后有何表现?
早期表现类似普通型流感。主要为发热,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热程1至7天,一般为3至4天,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和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可出现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症等多种并发症。重症患者可有肺部实变体征等。
4、哪些人比较容易感染人禽流感?
与活家禽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士较易受感染,其中的长者、儿童,或长期病患者,较容易出现并发症,如支气管炎、肺炎等。
5、人感染上人禽流感后怎么办?
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病情,比一般流感严重,病者可能需要留院治疗。某些抗病毒药物对病情可能有效,但这些药物有不良副作用,必须听从医生指示,小心使用。
6、如何对禽流感病毒进行消毒?
流感病毒不耐热,60℃加热30分钟、70℃加热数分钟即可丧失活性。但病毒对低温抵抗力较强,在有甘油保护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直射阳光下40~48小时即可灭活该病毒。紫外线直射可破坏其感染力、血凝素活性和神经氨酸酶活性。在野外条件下,禽流感病毒常从感染禽的鼻腔分泌物和粪便中排出,病毒受到这些有机物的保护,就极大地增加了抗灭活的抵抗力,要灭活环境中的病毒,首先应扑杀掉全部发病鸡只,然后对整个圈舍喷洒有效的消毒剂,将有机物包括粪便清除,再用洗涤剂清洗表面,之后再用次氯酸钠溶液消毒、福尔马林熏蒸等方法消毒,以杀灭房舍内污染的流感病毒。控制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控制严重污染的分泌物和排泄物,急宰后的血液。垫料和粪便可以通过掩埋、用塑料盖住进行堆肥发酵等方法进行处理。
7、有供人类使用的预防禽流感疫苗吗?
直至现时为止,仍未研制出供人类使用、能有效预防禽流感的疫苗。
8、 流感疫苗可以预防禽流感吗?
流感疫苗不能预防禽流感,但有助减低因感染流感而引致并发症及住院的可能性。我们因此建议长者及长期患心脏或呼吸疾病的病人注射预防流感疫苗。市民如要注射疫苗,可向医生查询。
9、学校及幼儿院舍应采取什么预防措施?
学校及幼儿院舍应采取措施防止学童接触禽鸟,如有饲养禽鸟,应把禽鸟与学童分隔,防止学童接触到禽鸟和禽鸟粪便。教导学童不要喂饲野鸽和其他雀鸟。接触禽鸟或禽鸟粪便后,要立刻彻底清洁双手。
10. 出外旅游时怎样避免感染禽流感?
出发前,如身体不适,尤其是有发烧或呼吸道感染征状,应把旅程延迟或取消。身处外地时,如身体不适,特别是有发烧或咳嗽,应戴上口罩,立即通知酒店职员或旅游领队,并尽快求医。
在旅途中,尽量避免接触禽鸟,例如不要前往观鸟园、农场、街市或到公园活动。不要喂饲白鸽和野鸟等。一旦接触禽鸟或禽鸟粪便,要立刻彻底清洁双手。注意饮食卫生,进食的家禽和禽鸟蛋应彻底煮熟。
11、选购活鸡时要注意什么呢?
选购活鸡时,应尽量避免接触鸡粪,切勿用口吹鸡只的尾部。接触鸡只后,应彻底清洁双手。
12、进食家禽和禽鸟蛋安全吗?
直至现时为止,没有资料显示有人经进食家禽或禽鸟蛋感染禽流感,但家禽和禽鸟蛋仍须彻底煮熟才可进食。
13、进食家禽和禽鸟蛋要注意什么?
蛋要彻底煮熟,直至蛋黄及蛋白都凝固才可进食。不要把生蛋混和酱料来蘸着食物吃。家禽必须彻底煮熟才可食用,要保证家禽的内部要达到摄氏70度以上,并持续煮至少两分钟。如家禽在烹煮后仍有粉红色肉汁流出,或骨髓仍呈鲜红色,应重新烹煮至完全熟透。
14、野鸟禽流感病毒带毒情况如何?
禽流感的流行病学特点之一是随候鸟或水禽的迁徙而使该病呈世界性分布。野鸟流感病毒全是A型流感病毒。H7、H5亚型禽流感在世界上发病的地点,几乎全部是岛国或沿海地区,疫点与海洋或者湖泊临近,与候鸟的迁徙和栖息有密切关系。
15、野鸟迁徙是造成禽流感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吗?
答案是肯定的。从很多种鸟中发现大量的流感病毒,说明在全世界的鸟类中存在着巨大的流感病毒基因库和抗原库。对野鸭等野生鸟类不致病的禽流感病毒有很多机会直接或间接传播给大量家禽,特别是户外饲养的家禽,如鸡、鸭、鹅、火鸡等。
16、如何防止野鸟把流感病毒传播给家禽?
野生鸟类,特别是迁徙的水禽公认是家禽禽流感的感染来源之一,切断野鸟把流感病毒传播给家禽是控制禽流感的一项重要措施。因此,不要在野鸟活动的区域内放养家禽,特别是水禽,对鸭、鹅应陆地圈养,应定期对野鸟经常出没的地方采取粪便进行病原的监测,如有病原,进行彻底消毒;对易接触野鸟的家禽进行疫苗接种。应特别注意候鸟的迁徙过境、栖息滞留水域的水禽防疫工作。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