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

来源:免规所 发布时间:2015-03-27 16:15:57 浏览次数: 【字体:

流行性腮腺炎(流腮)

1.  疾病概况

流腮是由流腮病毒所致的一种急性传染病。隐性感染者和显性感染者都具有传染性。在腮腺发生肿胀时,传染性最强。流腮病毒通过空气传播或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唾液传播。≥1岁儿童对流腮病毒普遍易感,接种含流腮成分疫苗能产生免疫力。2011年,全国报告流腮约45万例,发病率为34/10万,5~9岁儿童高发。幼儿园、小学、中学是流腮爆发的主要场所。

2.  主要症状

流腮临床表现多样,其主要症状为单侧或双侧腮腺和(或)其他唾液腺肿胀、疼痛,张口和咀嚼或进食酸性食物时疼痛加剧。腮腺肿大通常持续 7~10天。流腮并发症的发生随年龄和性别的不同而不同。≥15岁人群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明显增加,男性高于女性。并发症主要包括睾丸炎、乳腺炎、卵巢炎、脑膜脑炎、胰腺炎、耳聋等。

3.  治疗原则

流腮目前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临床可针对症状进行支持治疗。

4.  预防措施

接种含流腮成分疫苗是有效预防流腮的措施。儿童在18~24月龄应接种1剂麻疹-流腮-风疹联合疫苗。但接种1剂含流腮成分疫苗的防病效果有限,推荐接种2剂含流腮成分的疫苗。未感染流腮病毒且既往无含流腮成分疫苗免疫史或含流腮成分疫苗免疫史不详的儿童,如所在班级出现流腮患儿应及时接种含流腮成分疫苗。

其他预防措施还包括:

(1) 控制传染源,病人应及时隔离治疗;

(2) 在流行期间,不带易感儿童去公共场所;

(3) 在人员比较集中的环境下,如学校、幼儿园等,应加强教室通风,增加晨检。如发现可疑病例,及时进行医学观察。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